案例展示

天水麦积33万亩葡萄“甜蜜”上市

  据天水日报报道【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张彬霞赵军霞】连日来,麦积区新阳镇的葡萄陆续进入成熟期,村民们抢抓农时忙采收,客商慕名而来急收购,葡萄园内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。

  8月27日一早,记者来到新阳镇赵家庄村,只见村民何红东在自家的家庭农场里忙着采收葡萄。葡萄园里,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葡萄架,藤蔓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,紫色的巨峰葡萄如同宝石般璀璨夺目。

  “今年天气雨水相间,未遇灾害性天气,我家50亩葡萄喜获丰收,颗粒饱满,串形紧凑,口感十分好。预计亩产达3000斤左右,收入达60余万元。”在葡萄园里,何红东向记者分享着丰收的喜悦。

  何红东和记者说:“今年葡萄成熟后,全部被来自重庆的客商预订一空。今天是采收葡萄的第3天,日采收葡萄达2万余斤,预计再有一周时间,将全部采收结束。”

  安徽客商王相永是第一次来天水收购葡萄。近两天,他到葡萄园实地察看后,对麦积区的葡萄品质非常满意。“葡萄颜色黑、颗粒大,串形紧凑,口感又好,我对这边的葡萄品质非常有信心,进入各大超市后肯定深受消费者认可。”王相永说。

  随后,记者来到麦积区国家科技特派团葡萄产业示范基地,只见一座座温室大棚矗立在阳光下,棚内阳光玫瑰、妮娜皇后、黄金蜜等不同品种的葡萄同样缀满藤蔓。基地负责人何自义穿梭在葡萄架间查看葡萄长势。

  “基地充分的利用国家科技特派员人才优势,积极推广水肥一体、新架形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葡萄生产新技术,先后引进妮娜皇后、蜜光等新品种,从目前情况去看,长势喜人,产量可观。”何自义说,下一步,基地将以新品种示范推广、开展新技术培养和训练为主要工作,带动周边群众更好地发展葡萄产业。

  新阳镇镇长冯雪融说,近年来,新阳镇立足发展实际,坚持把葡萄产业作为调整产业体系,推进果品产业迭代升级,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,通过项目实施和引新培优,逐步形成了以赵家庄新品种葡萄种植示范引领,王家庄、胡大等河谷川水地鲜食葡萄种植为主的发展布局。目前,全镇葡萄种植培养面积6800余亩,品种主要以巨峰葡萄为主。

  新阳镇依托果园提质增效项目建设,引进培育阳光玫瑰、妮娜皇后、摩尔多瓦等优良品种18个。目前,辖区阳光玫瑰、妮娜皇后等各类葡萄新优品种种植培养面积达800亩,初步形成了多品种搭配种植,早、中、晚熟品种错峰上市的科学布局,有力助推了新阳农业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。

  据麦积区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建明表示,今年,麦积区迎来了葡萄产业的丰收年,当下正值葡萄生产销售旺季。连日来,来自湖南、河北、广东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大量收购葡萄。截至目前,全区葡萄种植培养面积达3.3万亩,产量预计达4.8万吨,产值达3亿元左右。

  2.所有原创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图片、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、信息等,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、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。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  3.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(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)受理对接。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,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,联系电话。

 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: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;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: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